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动力电池正常工作离不开的胶粘剂技术动力电池相当于传统燃油车的发动机,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电池成本占整车的50%左右,其生产技术、品质、安全性等因素,直接影响到整车的性能与安全。动力电池80%以上的体积由有机化学材料组成,因此如何有效地开展动力电池相关材料的安全性测试和评价也变得尤为迫切。 在锂离子动力电池及系统的生产中,胶粘剂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电芯内部的羟甲基纤维素钠粘结剂,电芯绝缘膜的背部涂覆压敏胶,模组散热用的水冷板导热胶,电池包壳体密封胶等等。在电池组装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结构胶。结构粘接指的是被粘接物可能承受较大的压力甚至达到材料的屈服极限。结构粘接寿命必须大于其中一个被粘接物的服役期限,有可能长达数十年。结构胶在动力电池中以方形电芯的装配应用最为广泛。 泰盛以20+年以上的胶粘剂研发、制造及销售经验,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行业配套用胶提供了解决方案。 泰盛胶粘剂典型应用: 电池电芯蓝膜粘接 基材:铝板和外包PET膜 要求:粘接定位,导热,与PET膜和铝板粘接性好 解决方案:双组份聚氨酯结构胶 底板与电芯之间的导热 铝壳电芯和绝缘板粘接 要求:环保,具有触变性,导热性好,室温下能快速固化; 产品推荐:环氧结构胶 双组份PU 电路板涂覆 三防漆:UV快速固化 耐高低温-40℃~150℃ 耐盐雾 低粘度 与基材出色的粘接力 BMS PCB/FPC绝缘防护 绝缘胶:半流淌型 触变性好 耐候性能优异 绝缘性能优异 产品推荐:UV胶 电池以及整体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严峻课题。在电池包和电池系统中,对类似于结构胶这种关键原料进行深入研究,建立一套完整的系统性评估体系,对于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安全预防升级,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
|